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好文分享 - 正文好文分享

人在草木间 朴学书屋 大地绿叶

流量卡推荐网 流量卡推荐网 2023-01-02 【好文分享】 1202人已围观

摘要人在草木间文/张超陆羽曰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”其意为,唯有具备良好品性之人,方能真正品出茶之味。今又品茗,实乃感念陆羽,一部《茶经》独领风骚,为世界第一专著,茶仙、茶圣实至名归。吾喜茗。茗míng形声。字从艹从名,名亦声。“名”意为“广为人知”、“众口皆碑”。“艹”与“名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广为人知的茶”、“众口皆碑的茶”。吾爱茶。何人不想徜徉在草木间?而茶本是人在草木间的结缘,每日必饮之。故茶的主客乃为人,一杯清茶在手,如归草木,如坐山林。

人在草木间

文/ 张超

人在草木间 朴学书屋 大地绿叶

陆羽曰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”其意为,唯有具备良好品性之人,方能真正品出茶之味。

今又品茗,实乃感念陆羽,一部《茶经》独领风骚,为世界第一专著,茶仙、茶圣实至名归。

吾喜茗。茗 míng 形声。字从艹从名,名亦声。“名”意为“广为人知”、“众口皆碑”。“艹”与“名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广为人知的茶”、“众口皆碑的茶”。

吾爱茶。何人不想徜徉在草木间?而茶本是人在草木间的结缘,每日必饮之。故茶的主客乃为人,一杯清茶在手,如归草木,如坐山林。

陕北之土地是干旱的,绝宜种茶,所需之茶,均为外输。茶本为干枯,而之前可谓是水格灵灵的绿叶,多处于山上,更广地吸纳日月之光鲜,沐浴雨雾、露水之滋润,涵养乾坤之华蕴,自力修成正果。仿佛带着上苍的旨意,赐人类以福祉,送茶农以仙草。茶树之芽叶,虽非浴火,亦经热锅翻卷,以特有的方式催熟,升华了茶的第二次高贵生命,沉淀了更多的茶多酚和微量元素,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涅槃重生吗?!

这是余每独自品茶,时常陷入的一种哲学孤境感受,是对生命的思索,亦是对茶触心润肺之尊重和茶之精神图腾之敬仰!

人在草木间,性情而为。茶乃为人,一品逍遥。

品茗饮茶者甚多,古今云集,国之臣民无不饮茶品茗,乃至侵染西域。源远流长之中华传统文化,包罗万象,广大精微。茶,乃传统经典之代表。据文字记载,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茶树。至唐,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写到: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......”

饮茶,已成为礼仪之道的不可或缺,生产生活的不可或缺,风雅习俗的不可或缺,乃至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基因。

诗词歌赋茶者甚多,自古有之,当下文人墨客亦多有撰文赋诗。咏茗,遂起之唐代,文人好之,历代吟诵,今再赋诗填词难焉。余故对茶和饮茶的诗文莫敢轻易落笔,许是虚荣心作怪,实为底气不足矣,亦怕贻笑大方。

即便如此,三番雅集《一品逍遥》茶舍品茗,甚念发小、同学艾君盛情,每品茗均有感慨,旧日积淀,蠢蠢欲动,故撰写文字助其雅兴,聊表心意,且述艾君茶人之情怀。

诗云:嫩芽香且灵,吾谓草中英。至此,有性急之人,烦之冗长。抑或嫌不够明了,能否来点“干货”或心灵鸡汤,直表《一品逍遥》,一目了然。

(一)

茶生此石中,

玉泉流不歇。

根可洒芳津,

采服润肌骨。

——李白

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,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。你若愿等,茶不负你。生命由薄变厚,由厚变薄。如烟的岁月里,懂茶人与茶嫣然成为知己,默然静守,寂然喜欢。艾君便是这样一位谦谦君子,众里寻他千百度,终与茶结善缘。

与茶相伴,有着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追忆,轻捻苦涩,口中咀嚼,心内回忆。风月的往事,挂在了嘴角那一抹笑靥上。独处一隅,或三五好友,闲暇时品茶交心,自得其乐,心意畅快。

时光荏苒,岁月静好。经过几多春秋的准备,艾君的《一品逍遥》茶舍在桃花盛开的季节营运了。《一品逍遥》茶馆地处延安新城高地,位于“山河颂”黄金地段,临街而立。这里毗邻鲁艺生态公园,四周鲜花绿树簇拥,中央是一片开阔的水面,鹅鸭戏水别有情趣,山水木构成一方富有休憩情趣的风水宝地。茶馆与园艺自然相融相亲,好一个独具慧眼,美一个群贤毕至。

茶友相聚的时光,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——茶马古道,心中仿佛有连绵的茶山,又开启了商道。

茶马古道不仅是传说。多少年前,马帮将四川云南的茶叶和药材与换西藏的马匹,穿山越岭,马帮日夜在这条路上行进,一路兼顾也壮观,是谓茶马古道。随着公路的通车这条走了上千年的古道也将消失,但这是厚重的名字将被人们永远的传说下去。

且看马帮,古道,赶马人,就这样鲜活地走进了茶人的世界与心灵。茶马古道写满了岁月的苍凉与无奈,仿佛一部传奇,记载着坎坷的一生,遗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马帮动人的故事。

徜徉远方,品一杯茗茶,仿佛一股暖流穿肠而过,把历史拉回到现实。友谊从来不是挂在舌尖上的,品茗怡情,更多的内涵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。一杯茶在手,便可将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。

忆少年,同为延运子弟,睦邻友好,又为同龄中人,同窗学友。七八十年代,延运企业可谓是效益甚好,懵懂的少小亦颇有优越感,许多孩子中学即放弃学业,有的接班工作,有的招工就业,还有的开始下海经商.....我们有过踟躇,有过羡慕,也有过祝福。“发小”之谊,无功力,多交集;少拘谨,多放松;少客套,多随意。纯洁、真挚的“发小”友谊,令彼此感觉舒坦、踏实、贴心,信任和安全感更强。在发小、同学面前更容易做回真实的自我,哪怕暴露出人性劣根的一面,无惧颜面丢失,留住的依然是纯正、活泼、温馨、给力。

然而,有一种信念,“无限风光在远方。”学习是当下最佳的选择、最好的奋斗。我与艾君是延运子弟莘莘学子中考入延安中学的骄子。同为一个年级(高八五级),同是理科,虽不在一个班,但上学、放学都是骑着自行车飞驰,回到家吃饭都能看见彼此和家人。那种熟悉、亲切至今历历在目,时常温暖时光的记忆。

艾君,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,在一家国企工作,勤奋敬业,工作期间又攻读了MBA工商管理,随下海创办公司。在掏得第一桶金后,艾君不忘初心,不负韶华,持续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。一边打理公司,一边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班学习(四期)。唯多学明智,唯明智尚德,艾君顿悟人生如茶,有起伏方有淡定,有苦痛方有馨香。得意之时,学会低调做人,淡泊宁静奋斗;失意之时,学会忍受寂寞,卧薪沉淀自己。学会弯下身子迁就,接受一切,就得到一切。无为无不为,心怀恬淡如流水行云,享受已有的,这样生活才是真实的。也许是个性的喜好和生活习惯,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积淀,艾君对茶格外青睐,品茗成为其生活与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雅事,亦如水中佳人,蓝颜知己。

艾君,皮里阳秋,生活淡定,不善表现自我,然而凡事胸有成竹,虚壹而静。2005年开始,艾君独具慧眼,陆续开始收藏茶,有普洱、白茶、黑茶和黄茶等,多时已达两万余公斤。茶对艾君来说已不只是茶,而成了心中的伊人和信仰。艾君创办《一品逍遥》茶舍,可谓是应季而生,对于人生并不漫长的旅途而言,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国人中多为饮茶人,自觉或不自觉是茶与茶文化的分享者和传承者。从开始喝茶,觉得喝茶舒服、有品味、爱屋及乌喜欢茶具;成高手,感受香、醇、韵、滑等等,看出品种、产地、制程等;后来,从茶汤看见春天、看见人生,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;最终,茶汤,还是茶汤,是真水无香,是无味之味。

吾非茶艺人,亦非茶专家,但每日必饮茶,有时用大杯饮之,所谓牛饮;有时以口杯酌之,所谓细品。何种饮茶法,虽不同的时间、地点和环境而定,无论如何,可以说,茶的基因早已植根于体内和生活中,以至升华为自身文化修养的一部分。品茗,品的是一种心境,品出不同的心路历程,品出沉浮的百味人生,品出诗书画的韵味和灵感。

真正的安静,来自于内心。品茗的心不是招摇的枝柯,而是静默的根系,深藏在地下,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,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。——茶香中,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。

品茗谈天地,赏花语人生。在传统文化学习班,一位国学老师给艾君茶舍馈赠了四个字“一品逍遥”,可见其生活的洒脱与随性。

茶舍门头《一品逍遥》由著名书法家白世锦题字。其书法作品把行草艺术和篆刻艺术无缝对接,将逍遥之意淋漓尽致溢美与传递,倜傥风流,飘逸洒脱,韵味十足。每品味之,不由浮想联翩,试问,又有何人不想逍遥自在呢?

道遥总是给人以空灵的自由之感,庄子挥一挥衣袖转身而去,只为寻找心灵的彻底洒脱。他以“大隐隐于市”的姿态,以其追求的绝对自由,来对抗人生的无奈。这种独与天地往来的精神,才是彻底的道遥之境。

灵动的茶,逍遥的心,这种诗意能让人忘却生活的艰辛,同时获得前行的意义!闭眼放空,袅袅茶香中,能在神思中构筑未来的桃花源。

茶馆装修期间,与发小、同学新延同往,艾君将其收集的书画作品倾囊而出,请我帮其精选作品以装裱展示。艾君如此信任与吾,岂能敷衍了事,认真比对每一幅书画作品,尤为欣赏书法家白世锦和画家郭勇的艺术作品,严谨挑选九幅书画作品。无意间,看到艾君回米脂老家带回的《地契书》,是其多年前花了重金修复装裱的,特建议陈列。这既是对祖脉的传承,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,非有心人绝难为之,甚至有人会作贱弃之。虽为琐事,亦见艾君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身体力行。

(二)

多少神奇叶里藏,

海天万籁羡芳芳。

不分贵贱时人爱,

也与尊卑一味尝。

禅茶一味,淡中有雅,虚怀若谷,怡然自得,讲究的是心境。清淡中能看清事物的本真,把心安放低处,便能通透豁达。人生如茶,浮浮沉沉,每个人都在修行的路上,若能看透,便不会负累,生命无常,山山水水皆来去,又何必过于执着?正如那首禅诗所写,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
生活若遇茶,便是将千般滋味尝遍,回归到这一盏茶的淳朴里。生活如日常,是一朝一夕的交替,柴米油盐的融合,酸甜苦辣的交织。静坐,沏一壶香茶,细品静观,不管是浓是淡,自有它的久远清香。

岁月若遇茶,茶必是温婉的,如诗的韵脚,花的笺言,愈久弥香。晨起一杯茶,无需太浓,一寡人,一盏茶,一静心,便可聆听花开的声音。

艾君懂茶。茶人更喜欢在不同的心情和环境中,挑选不同的茶。所以,存茶也是茶人的一项爱好。据了解,艾君收藏的各类精品茶也是一笔不菲的价格,尚有较大的增值空间。这也许是其创办《一品逍遥》茶馆的底气和资本,更重要的是赓续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基因。

在纪念日里撬一块有年代感的茶做回忆的品饮,陈年普洱茶作为?种向后看的峥嵘岁月。在温暖的午睡后喝一口老白茶茶汤,滑过口腔后,甘甜的滋味在口腔之中蔓延,渐渐的占据口腔,醇厚稠滑的口感,滋润着口腔内壁,咽下后,更是有阵阵的回甘,让人身心愉悦,回味悠长。有客从远方来,乌龙茶一出汤就高香迎客。人生就像那碗茶,刚开始时干燥苦涩,经过沏泡后饱满清香,历经变化起伏跌荡,回归淡定平和清澈。

艾君尚雅。《一品逍遥》名称,据艾君说,是一位国学老师起名。“逍遥”出自于《庄子.让王》:「逍遥于天地之闲,而心意自得,吾何以天下为哉!」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,庄子提出了“齐物”的观点,认为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,对待事物应该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,所以后来庄子就提出了“逍遥”的人生态度,追求不受束缚的绝对自由,作品有《逍遥游》。每有好友与其品茗谈起,主有自娱逍遥之感,客有一品逍遥之意。

《一品逍遥》茶馆,装修风格把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,找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,将茶艺创新和大众需求结合起来,抵达以茶为人、以茶润心。大堂的原木线条的密集处里与转折,过渡与优化了空间组合,营造了静与雅,通与空的舒适。点缀的经典国画小品,再添别致风雅。值得一提的是,多年前,艾君把珍藏多年的清朝年间契书装裱,陈列展示,沧桑痕迹赫然,传承有序,历史与现实在一方茶舍演绎了一场邂逅,颇博茶人与文人墨客之眼球。

饮茶之人喜欢精造茶艺,喜欢和懂茶的人把盏共享。每个茶间墙壁上有艾君的茶艺挂件,内置建盏、紫砂壶、文玩等。一起论道,如火如荼的诗意将在一杯茶里霞蔚,浸入禅学,大有灵绝之异功,玄机之妙法。茶中有大道,悟茶通人生。细细品茶,神清气爽,返璞归真,超凡脱俗,渐入佳境,可以通神,而穷宇宙之理。

艾君持静。把茶冷眼看红尘,借茶静心度春秋。这是一种习惯,也是一种境界,艾君喜好持静。一个人喝茶,恬静惬意,与沉默无关,一个人独处时可以获益良多。

发小、同学和好友在一起,自然亲热,无所顾忌,嗓门不由提高八度,此时,艾君总是举起食指轻吹,微笑示意,大家恍然,悠然品茗,收住张扬,再叙过往。几番过后,诸君俨如雅士出入一品逍遥茶社。

泡茶一张一弛,茶叶在水中的姿态一浮一沉,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,茶叶也终将沉于杯底。茶的温柔,原余生静好。艾君喜欢捧一杯热茶,无比悠然地呷,像是同一位心有戚戚的好友叙叙旧,一天的疲劳和奔波,会像律动地河水,渐渐平静而熨帖。

真正的好茶人,懂得大巧若拙,懂得以柔克刚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遇事往往不事张扬,不喜出风头,埋头于凡世的纷纷扰扰,享受缕缕幽香,在一杯醇厚浓郁的茶水中,保持定力。

喝茶简单,就在于拿得起与放得下之间。倘若太过于纠结生活中的得失,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。真正的爱茶人,做人做事有气度,物化于心,超然物外。做人做事不爱计较,这并非懦弱,而是生活的智慧。

(三)

梅下红衣玉蕊怜,

一池春水一池烟。

青禽羡我山居客,

半是茶人半是仙。

一首富有画意的诗,并非夸张,每位茶客真正地走进茶海,方有半是茶人半是仙的人文情怀。

现实生活中,见非健康者痛之惜之怜之,有“左手六右手七”者,有“左肩高右肩低”者,有“左脚画圈右脚踢”者。每每状况,感慨人生健康与养生何等重要。茶说中有:一年为茶,三年为药,七年为宝。其内涵深邃,思之,倘若有假设,多么欲为其食五谷杂粮后再饮茶汤,持续为之,疏通经络,愉悦身心,亦或幸事!

有权威专家科学论茶之道,特与诸君分享商榷。茶汤可使血管中血清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含量降低,从而降低血脂,软化血管;茶汤可分解烟草中的某些毒素,尤其能抑制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;茶叶有抑制细胞突变与癌变的作用,而且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作用,长期饮茶能降低食管癌、胃癌、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;茶汤可提神醒脑、清热解毒,具有明目、消滞、减肥之功效。

茶是物质与自然科学的完美融合,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所检验。历史的长河蜿蜒曲折,涤风沐雨,大浪淘沙般成就了茶文化,传统茶文化再度传递清沁肺腑之魅力。茶文化通过茶艺表现精神,茶文化的精神内涵,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相结合,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,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。某种意义上,茶文化,代表了和融合了大部分中国文化。不懂茶,也就不懂中国。

“和敬怡真”乃中国的茶道追求。“和敬”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,亦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。茶的质朴、简约、温和、淡定是“中和”“包容”的最佳内涵体现。和为贵,内和则众志成城;外和则良友诸多;气和能财源广进;人和可所向披靡。以茶和天下,追求“和而不同”“和谐相生”之道,以中华茶文化之“和”诠释人类文明的兼容,充满了东方智慧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。

浮躁世界红尘滚滚,惟愿内心清风朗月。欲通过此篇短文述明,茶和茶文化已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的不可或缺,乃至为之追求。许多精明的老板喜欢文化,愈来愈多的客商尤喜欢中国的传统茶文化,亦因此,文化为许多事和物注入了灵魂,洋溢出精气神,葳蕤繁祉。

壬寅桃园逢雅集,

发小同窗筑基石。

一品逍遥神清爽,

肝胆相印满受益。

余并非为童年发小、同窗友人和《一品逍遥》做商宣广告,唯要的是对懂茶、尚雅、持静之人礼让三先,对文人墨客和文艺传承者敬慕思齐,对黎民百姓关爱之人尊重有加。

亼 和  / 摄影

许多故事, 从一杯茶开始。

上瘾的,不是茶,而是,有茶的日子。

有了一品逍遥茶社,自然有了一方应时而生的逍遥地,即是品茶、悟茶、传茶之地。

一杯中国式饮茶,内厚外敛,既彰显着儒家文化的平和、乐生、和处、和立、和达、和正的至高境界,又体现着道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关系。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茶文化,同样饱含着儒家的治世机缘,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,隐现着佛家的淡泊节操,并在品茗中特别倡导清和、俭约、廉洁、求真、求美。

如果说世间有两大奢侈品,那么,一是时间, 二是健康。而茶有两个特点:一是沉淀了时间,二是酝酿了健康。若有广大的心,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,超北海,与千里之外的知音相逢聚叙。若有细腻的情,一片茶叶也能潤灵台,破孤闷,与我们最细微的心思相会同行。

一衣一水一壶遐,人道扶桑此物佳。钵破浑然终未解,带将梦里问樱花。正是在“儒、道、释”传统文化影响下,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国家和民族中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人与社会“和而不同”的影响下,在“和谐相处”的认同中,真正的爱茶人懂得进退有度,更在于追求平和中正,待人待事有温度,不以貌取人,不会高高在上,更懂得人与人相处,需要的是一杯热茶的温度。

中国茶文化是海纳百川,在茶的融通间,丰富着自己的多元,包容践行着和为贵、善为美的理念。人在草木间,茶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但勿忘茶文化的鼻祖在中国,我们是嫡亲!

亼 和  / 摄影

图片注: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


Tags:

相关文章

文章评论 (暂无评论,1202人围观)

流量卡推荐网

流量卡推荐网

正规、包邮、无套路,主打安全实用!本站只做推荐,有保障!

284 文章数
6 评论数
420643 浏览数

友情链接

站点信息

  • 文章总数:284
  • 页面总数:1
  • 分类总数:9
  • 标签总数:444
  • 评论总数:6
  • 浏览总数:420643
icp粤ICP备2022093202号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目录[+]